相信大家都會聽過生熟薏米、苡米、意米、洋薏米、薏米仁等等,這些名字雖然相近,但其實功效完全不同!究竟多種薏米有什麽分別?如何食用薏米才正確?怎樣進食會有效祛濕、止瀉、通便?立即了解!
怎樣分別不同的薏米?
薏米指可食用或以藥材用的薏苡仁。薏苡仁可以根據其加工方法再分爲生薏仁和熟薏仁。薏苡仁跟洋薏米完全不同,洋薏米正稱裸麥,又叫珍珠麥,是磨去殼皮的大麥。洋薏米因其名字、形狀容易和中藥薏苡仁混淆,購買或使用前必須要分清楚。
1. 生薏米特徵
呈灰白色,質地堅硬,形似紅豆,表面帶有黑色直紋。另外,生薏米放在水中會沉底。
2. 熟薏米特徵
炒製後的熟薏仁形狀會比生薏仁大一倍以上,顏色灰白,質感較鬆散,有點像「爆谷」,上面也有黑色直條紋。另外,熟薏米放在水中會浮面。
3. 洋薏米特徵
又稱珍珠麥。形狀比生薏米更小,狀如白米粒,帶點啡色。
生熟薏米、洋薏米功效
生薏米的袪濕功效比熟薏米強,而洋薏米則沒有任何袪濕功效。
1. 生薏米
性微寒,功效為利水滲濕、清熱、排膿。生薏米較適合身體壯實者出現水腫、小便不利時,或健壯者出現肢體重墜痠痛時。
2. 熟薏米
炒製後可減其寒性,有健脾之功效,亦可治療脾虛濕阻造成的肚瀉。不過,熟薏米補益效果較弱,如欲發揮健脾作用,可用其他中藥如白朮、淮山代替。適合因脾虛濕蘊導致大便偏爛,甚則泄瀉的人士,但通常會配伍其他健脾燥濕中藥,比較少單獨用熟薏仁止瀉。
3. 洋薏米
一般作為食材,較少作藥材使用。內含豐富植物蛋白、維他命E、礦物質和纖維,有幫助消化和通便。洋薏米適合平日少吃蔬果以致纖維素攝取不足,無法刺激腸道蠕動而出現便秘的人士。
薏米水飲用禁忌
薏苡仁性質偏寒涼利尿,所以不適合脾胃功能差者食用。臨床上出現水腫、身體浮腫的人如果希望透過飲薏米水而利尿消腫,其實只會在初期短暫有效。長期飲用薏米水會有機會因過度利尿、過用寒涼而傷氣,令水濕更易積聚而增加出現水腫機會, 同時也會出現怕冷、疲倦乏力等不適。
值得留意的是,中醫古籍有記載薏米為傷胎之物,孕婦絕對不宜服用。另外,產婦在餵哺母乳期間也不宜食用洋薏米,以免影響乳汁分泌不足。
薏米湯水食療食譜
為了保持藥性平衡,預備薏苡仁湯水食療時一般是生熟各半同用,總用量不應該超過30克。如有任何疑問,請先諮詢中醫師意見。
薏米食譜1. 薏米淮山粥(1人份量)
材料:
- 生薏仁30克
- 淮山30克
- 粳米100克
製法:
- 將所有材料洗淨在加入鍋中。
- 加入適量清水煮粥,可每日食用。
功效:健脾袪濕。
薏米食譜2. 洋薏米蓮子百合糖水(2至3人份量)
材料:
- 洋薏米100克
- 蓮子(去芯)20克
- 百合20克
- 冰糖60克
製法:
- 先把洋薏米、百合、蓮子洗淨浸泡大約一小時。
- 將鍋中清水煮沸, 加入已浸泡的材料,待水沸後再轉小火煮20分鐘,最後加入冰糖攪溶後即可。
功效:養陰清熱。
薏米食譜#3:黨參芡實薏米湯(3至4人份量)
材料:
- 黨參20克
- 芡實15克
- 熟薏仁30克
- 茯苓15克
- 瘦肉適量
製法:
- 先將瘦肉洗淨切開入水, 其餘材料洗淨。
- 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, 先用大火煮沸, 再轉小火煮1.5小時, 調味後即成。
功效:健脾去濕止瀉。